1.第二次攻击缩短为14秒。
新规则中,“1.进攻方抢到进攻篮板;2.投篮或罚球后,防守方在争抢中犯规;3.投篮或罚球后,球由防守方控制。进攻队再防守这三种情况,进攻时间从原来的24秒缩短到14秒。
不要低估这10秒。当太阳队疯狂跑轰时,他们主张7秒进攻。时间缩短后,一些原本擅长阵地战的球队想要重新组织进攻也着急了。相反,对付火箭、勇士这样进攻节奏较快、擅长外线投篮的球队非常有效,因为二次进攻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这些快节奏的球队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回合,能够打出更多的比赛。单场得分高。
2. 圆柱犯规
目前的处罚中,“是否侵犯气缸”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意味着防守时,不允许防守者对被防守人施加过多的身体动作,干扰其正常进行。
现在NBA流行反手防守,也是向裁判抗议的动作。
詹姆斯背着手进行了无声抗议。
在NBA中,在防守对手的突破时,很多防守球员都喜欢将手放在对手的身上,用一些小动作来为自己接下来的防守提供反应的时间,并为对手的突破造成足够的干扰。这对于哈登这样善于制造犯规的球员来说是很有优势的,可以和瓷器拼到底。但对于字母哥这样冲刺时挡不住的球员来说,防守球员想要限制他的突破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困难。
3.防守三秒
2001-2002赛季,NBA增加了三秒防守规则,这意味着除非手臂距离内有进攻球员,否则防守球员不能在三秒区内停留超过三秒。
比如说,现在最好的内线防守球员戈贝尔,如果一直呆在三秒区,那么对于一些投篮不够稳定,依靠突破得分的外线球员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本质上,一是突破后被戈贝尔防守的人生存疑,二是依靠造犯规的能力让戈贝尔离场。然而,三秒防守之后,即使对手没有投篮能力,内线防守球员也无法留在三秒区内。这不仅给了外线更多的突破空间,也进一步削弱了内线球员护框的内线力量。
4.起音时间调整
1994-1995赛季,NBA引入24秒进攻规则; 1999-2000赛季,NBA将犯规后重新计时的进攻时间从24秒缩短到14秒。 10秒缩短为8秒。
进攻时间的缩短有效增加了比赛的进攻回合数,让比赛的节奏变得更快。更多的回合和更快的节奏意味着更高的分数。
5.扩大三秒区
为了限制巨型内线球员在防守端的威力,并为外线球员创造更多的突破空间,NBA两次将3秒区从6英尺扩大到12英尺,现在是16英尺。
如果三秒区只有6英尺,换算成米的话就是1.82米。你能想象1.82米的三秒区是什么样子吗?基本上三秒都不需要防守。毕竟,对于身高高、手臂长的内线球员来说,篮筐到三秒区边线的最近距离只有90多厘米,只是一步之遥。那么三秒防御有什么必要呢?站在三秒区外可能会干扰外线球员的上篮。三秒区已扩大。再加上三秒的防守限制,给了外线球员更多的突破空间。毕竟球迷最喜欢看到的还是突破后的扣篮。
6. 简化畅通路线犯规判罚
畅通犯规是指进攻球员获得一对一的快攻机会,并被防守球员从后面犯规。一旦被判畅通犯规,进攻方将获得两次罚球和一次投掷机会。
因此,规则修改后,球员的最佳表现时刻是在一对零的情况下。自投扣篮、360度扣篮、风车扣篮等比赛中不常见的精彩进球,都出现在这里。既然如此,对于球迷来说,他们是想看到精彩的扣篮,还是想看到犯规后的罚球呢?
7.垂直起飞防御规则
未来,当大个子球员在内线垂直起跳防守时,将不再允许防守者在空中转向两侧来阻挡进攻球员。之前的圆筒防御规则只要求玩家在自己的圆筒内跳跃防守,并可以在空中转身防守。这使得进攻球员在上篮阶段对抗防守球员时更容易造成防守犯规。
不知道老球迷是否还记得,当年东部季后赛,热火队与步行者队的比赛中,詹姆斯上篮时与希伯特发生身体对抗,用肘部击中了希伯特。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按照规则,当时空中转身的希伯特将会被吹罚防守犯规。简单来说,当内线球员垂直起跳防守时,他只能应对眼前的三分球场。至于左右两侧,只要转身就是防守犯规。
8. 步行违规行为的修改
修改后的规则将允许持球球员在完成或即将完成运球时在停止、传球或射门之前走两步。 NBA历史上,一直有规则,球员在上述情况下只允许迈出一步。如果迈出第二步,就会被判“行走”。这种打法也出现在野外球场上,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当小编第一次看到这条规则的修改时,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以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球员在弧顶接到传球时,他走两步,直接走上罚球线,直接运球。三步上篮,不算保送,可以解决一些控球能力不突出的球员的缺点,也可以迷惑防守球员。就像詹姆斯的四步上篮击败奇才一样,没人能猜到。随之而来的还有几个步骤,这也增加了防御的难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ft865.com/html/tiyuwenda/8798.html